坚持统筹协调发展 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8-02 12:16:48

  7月27日,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周强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甘肃省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7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报告进行了审议。

  审议时,与会人员认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推动“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部分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特点。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21亿元,同比增长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

  根据报告,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21亿元,同比增长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完成农业增加值250.3亿元,同比增长5.1%。夏粮产量314.4万吨,高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势头良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3.3亿元,同比增长5.5%。八大支柱行业增速“五升三回落”。新增企业对工业增长形成较强支撑,242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同比增长3.2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6.8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同比增长4.6%,完成全年任务的77.4%;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72.6万人,创劳务收入56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2.4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6.8元,同比增长9.1%。

  聚焦着力重点,推进脱贫攻坚,全省涉农资金投入748亿元,1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1.4万户,竣工4.5万户

  根据报告,上半年,按照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聚焦着力重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全力落实“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全省涉农资金投入748亿元。精准脱贫持续加力,深入实施“1+17”精准脱贫配套政策,全面实施“853”挂图作业。整合22个部门568亿元涉农资金集中用于脱贫攻坚,较上年增长120多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390亿元。下达以工代赈资金3.6亿元。提前半年完成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全部建设任务,实现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目标。建制村通畅工程完成1447.4公里。1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1.4万户,竣工4.5万户。在100个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工作。20个县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涉农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和国家部委安排我省承担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10多项改革试点稳妥推进,我省自行安排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产品产值保险、农业水权水价等10多项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87%的乡镇和84%的村全面展开。流转土地面积1170.3万亩,流转率达到24%。累计发展家庭农场6137个,较去年增长21.5%。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5万多家,成员总数150多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53万多户。

  85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78.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5.8%,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50.8亿元,同比增长11.8%

  报告提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6363”水利保障行动,85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78.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5.8%。

  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46亿元。国家前两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安排我省265项,总投资2775.1亿元,专项建设基金金额达187.7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567个,累计到位资金3744.8亿元,同比增长20.1%。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国家批准在兰州新区建设我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引导国家参股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对27户企业累计完成股权投资6.6亿元,6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股创业投资基金加快组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50.8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2.9%。战略性新兴产业58户骨干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0.5亿元,增长7.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原煤、钢材、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4%、21.5%、26.0%。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65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9%。

  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县乡村三级分别建成电子商务服务机构75个、1028个、3903个。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11.4%。大力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接待游客87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和24.0%。

  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120项,省级党政机关车改已基本完成,市州车改方案已批复,实现工商登记业务100%网上流转

  报告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重点改革不断深入,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120项,省级党政机关车改已基本完成,市州车改方案已批复。实现工商登记业务100%网上流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100%网上运行。更新发布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取消下放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6项。

  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安排省预算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资金1亿元;整合利用发改、科技等部门专项资金1.2亿元,鼓励和支持地方加快推进“双创”工作。制定“互联网+”现代物流等行动计划,设立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天马号”、“兰州号”中欧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开通全国首趟前往南亚国家(尼泊尔)的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兰州至迪拜国际货运包机成功首飞,打通我省至西亚的国际物流“空中通道”。

  在全国率先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实施棚户区改造96047套(户),基本建成历年结转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44155套

  报告提出,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编制完成《甘南中部阿木去乎特困片区扶贫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甘南州中部特困片区(车巴河流域)扶贫发展规划》,5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启动我省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准1.9亿新型城镇化专项建设基金倾斜支持试点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加快实施。编制了“十三五”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争取国家下达我省2016年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第一批项目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100万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8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加快建设。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建立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制度,为低保家庭和残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在全国率先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高中学生、高职学生免费项资金已下达各县(区)和相关省直单位。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一、二类低保补助标准达到3420元/年、2988元/年,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15%,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调整扩大为50种。实施棚户区改造96047套(户),基本建成历年结转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44155套。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加快推进,2277个重建项目已完工2246项。

  确保对16.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年脱贫100万人以上,力争实现建制村沥青(水泥)路95%通畅率目标任务

  报告提出,下半年,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针对薄弱环节补短板,聚焦着力重点抓落实,努力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全面落实“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深入实施产业“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对16.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年脱贫100万人以上。

  力争实现建制村沥青(水泥)路95%通畅率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光伏扶贫试点、农村饮水安全、自来水入户等工作,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做好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回头看”工作。落实好面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户及农村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

  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创造新型流通业态。通过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争取尽快获批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建设

  报告提出,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白龙江引水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获批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张掖三四线、景泰至中川等铁路、高速公路项目和甘肃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开建瓜州常乐400万千瓦调峰火电项目,加快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兰临合铁路、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积极开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人才缺失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积极扩大基金对民营企业项目的支持比例,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种养加产供销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及农机具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开展“371”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加快推进“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建设,加快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智能化改造。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从半成品向产成品转化,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着力改变“初”字号、“原”字号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综合性“物联网”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电子商务服务地方经济新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建设20个旅游大景区和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启动养老床位和健康服务产业行动计划,建立“四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12个方面的重点行动。

  对110余户“僵尸企业”进行稳妥“出清”,集中开展停车场收费、物业管理收费、医疗收费等价费热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报告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1+2+1”政策体系,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大钢铁、煤炭等特困产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对110余户“僵尸企业”进行稳妥“出清”。逐步消化商品房存量,有效控制增量。全面排查金融信贷风险,有序化解、稳妥处置。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抓好“放管服”工作,再取消和下放一批制约企业生产和投资经营活动的事项,再削减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完善“三张清单一张网”,加快推进“网上行权”,规范行政行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陇西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建设试点。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完善困难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安置政策,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工作。加快省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企业员工持股改革试点,探索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管理办法。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支持组建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

  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再放开或下放一部分政府定价事项,全面清理公布价格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调整完善综合电价扶持政策。集中开展停车场收费、物业管理收费、医疗收费等价费热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持续加大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提出,支持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全力落实国家支持临夏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若干意见,做好藏区“十三五”规划建设方案汇报衔接工作,争取中央投资规模较“十二五”增长30%以上。持续加大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深入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落实好我省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金昌、敦煌、高台、陇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完成省级17个县(市)、30个建制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住院费报销比例

  报告提出,持续增进人民福祉,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500万人。加大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围绕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各项社保标准。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全面推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探索出台适合我省的奖励性补贴政策,缩小与其他省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住院费报销比例。全面完成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任务。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标,优先推进、重点保障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地方破解发展难题迫切需要的改革任务、同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改革任务

  报告提出,进一步强化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地,努力释放政策集成效应和改革红利,对各领域相关优惠支持政策进行有效归并集成,形成“政策包”和“政策链”,充分释放政策的聚合放大效应。

  抓好改革措施落地和机制创新,以体现效率的“市场化”和体现公平的“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标,区分轻重缓急,优先推进、重点保障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地方破解发展难题迫切需要的改革任务、同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改革任务。

  抓好氛围营造和环境优化,鼓励创新探索、激励先进典型,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奖励成功,建立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任事、主动作为,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各级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抓紧抓实抓好扶贫攻坚一号工程,将结构调整和惠民政策结合起来,打好扶贫攻坚战,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省政府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进“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经营开始回暖,一些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的实施取得重大进展,是令人鼓舞的好兆头。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扶贫攻坚一号工程不能放松,继续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紧紧抓住投资拉动这个关键,特别是要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资金的落实。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动力转换问题。通过进一步放活民营经济,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解决稳定大局的问题。研究解决政策、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建立纠错容错机制,激励干部积极进取、勇于改革创新。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持之以恒、持续有效地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切实把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争取中央部委对生态安全屏障规划中的项目资金予以落实。适当的时候,运用财税政策来调控物价。将结构调整和惠民政策结合起来,打好扶贫攻坚战。王仲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