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人大 > 正文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出实招 推动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再上新台阶

稿件来源:广东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7-09-14 10:23:31

  广东人大网(记者林洪演 通讯员任宣)“这次培训效果很好,我感觉今后基层人大工作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黄埔街道工委会副主任谢旭东在参加了9月5日至8日举办的全省县乡人大负责同志专题学习班后由衷感叹道。这句话,相信也是大多参加本次专题学习班的县乡人大负责同志的心声。8日,第一期专题学习班在一片赞誉声中圆满结束。
 
  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县乡人大正逐渐“强筋壮骨”,并开始迸发出基层人大前所未有的能量。而这项工作得以全面、迅速地推进,省人大常委会最为仰仗的法宝只有一个字:实。
 
  情况摸查要“实在”
 
  县乡人大组织建设普遍薄弱
 
  县乡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目前县乡人大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工作开展情况如何?省人大常委会也为此在全省范围内作了调研和摸查。县乡人大负责同志都普遍谈及了基层人大的“尴尬境地”:乡镇层面,很多乡镇人大只配了一位专职主席,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一到人大闭会,乡镇人大主席就成了“光杆司令”。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余立钢表示,从上半年调研的情况看,全省1144个乡镇,只有25个乡镇设有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人大办公室,仅占2%,其余绝大多数都是与党政办合署办公,有的甚至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没有配备必需的工作设备,甚至还有29个乡镇连人大办的牌子都没有。
 
  在县级人大层面,人员配置是突出的“短板”,县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存在着“一人委”、“老龄委”问题,即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只有1-2名工作人员,力量严重不足,难以开展工作。余立钢表示,全省121个县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行政编制数不足10人的有15个县区,15人以下的有50个左右,全省只有29个县级人大设立了专门委员会,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置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大作用的发挥。
 
  此外,镇人大监督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不少乡镇人大主席反映,目前,镇人大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上无章可循,缺乏严格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对视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政府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缺乏有效的刚性监督机制,影响了人大的监督效能。
 
  措施出台有“实招”
 
  “十项举措”对症下药
 
  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出台一系列有关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有力推动了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2015年6月,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2015年底,省委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决定》,对加强我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再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更好推动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文件的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于7月26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从组织建设和工作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十条措施。
 
  “十项举措”的出台可以说是省人大常委会针对我省县乡人大存在的问题的症结而下的一剂“猛药”,最为人称道的是,对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并不停留在大而全的方向性的部署上,而通过全省情况的调研,准确掌握实际情况,实打实地将工作细化到具体的项目之中,工作的推进也因此具备了很强的操作性。
 
  具体到什么程度呢?针对县乡人大组织机构建设薄弱的问题,“十项举措”对县级人大组织建设提出“1+5”以上机构设置、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16人和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比例提高到60%以上等3个要求,提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尚未设立街道人大工委的要在今年内全部设立;在乡镇人大组织建设方面,提出要设立乡镇人大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独立办公场所和必需的工作设备,明确了乡镇人大会议每年要举行两次,时间不少于1天;还明确加强经费保障,要求县乡人大代表活动必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等。
 
  除了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方面,“十项举措”对县乡人大依法履职方面作何具体要求呢?省人常委会选联工委副主任李茂停对此作了概括:一是要求围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措施以及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城镇建设、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二是要求每年选择若干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有计划地行使监督权;三是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权任免权相统一,确保党委确定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四是要求创新代表工作方式方法,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工作推进求“实用”
 
  省级人大和县乡人大负责人“面对面”
 
  开展县乡人大示范点建设及监督检查
 
  工作推进过程没有任何的“花拳绣腿”,讲究的只有是否“实用”。8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在广州先后召开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部分乡镇人大主席调研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听取相关意见建议。正是“面对面”,让省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能直接听取基层人大的诉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同时也让基层人大的同志更直观地理解中央、省委以及省人大常委会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对上下联动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大有裨益。
 
  另一项很实用的做法是,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两期的全省县乡人大负责同志专题学习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分两期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1144个乡镇的人大负责同志全部轮训一遍。本期就有10个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共800多人参加。此举除了推动县乡两级尽快落实“十项举措”之外,也是为了帮助县乡人大负责同志能尽快准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涵、掌握人大各项工作制度和熟悉基本法律内容,进一步发挥县乡人大的作用。
 
  专题学习会期间,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也与县乡人大负责同志一同“面对面”交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在会上指出,省人大常委会落实省委部署,出台县乡人大工作“十项举措”、召开部署会议、举办培训班、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就是为了抓住历史机遇,上下拧成一根绳,齐心协力打开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新局面。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要加强上下联动,密切工作协同,形成强大合力,确保中央、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县乡人大工作“十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全省人大工作整体推进、同步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少华在会上指出,通过专题学习,明确了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推动解决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实际问题的思路举措,对全省人大下一步改进自身工作具有积极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对来自基层同志的心声,将认真进行研究,作为推进和完善县乡人大工作的重要参考。
 
  为了推动县乡人大工作“十项举措”落到实处,省人大常委会初步确定6个县(市、区)为省联系的创建县级人大示范点单位,9个镇为省联系的创建乡镇人大示范点单位,推动示范点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更好地监督县乡人大落实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一月两报”制度,定期跟踪各地落实各项主要指标的情况,今年底,还将牵头会同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检查各地落实中央、省委文件以及《关于大力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情况。
 
  贯彻落实见实效
 
  部分乡镇探索开展“三议两评”跟踪监督
 
  在省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下,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县乡人大工作“十项举措”在县乡人大得到了迅速的响应和落实。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人大主席温伟平表示,根据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十项举措”的要求,黄埠镇人大已设置了独立的人大办公室,挑选了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报任为镇人大办主任,并调配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为人大办公室配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
 
  温伟平还介绍,从今年起,惠东县已将各镇(街)的人大日常工作经费和代表履职活动经费专项列入县财政预算,足额下拨至镇(街)人大,实行专款专用,建立人大工作经费增长机制,经费将随着财政增长逐年增加。镇人大日常工作经费为每镇每年7万元,代表履职活动经费为每人每年1200元,人大会议经费为每名代表每天200元。今年县财政还增加下拨各镇人大创建工作经费5万元。镇财政也建立了对镇人大工作经费的保障机制,对镇人大其他工作经费按需进行实报实销给予保障。
 
  据悉,部分乡镇目前正在探索开展“三议两评”跟踪监督工作。温伟平还表示,黄埠镇人大“三议两评”跟踪监督工作,将拟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归类分解给各代表专业小组,由代表专业小组分别在镇年初、年中的2次人大会议前,通过采取对工作开展视察检查、召开“代表议事会”进行讨论、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的方式,对政府相关工作实行每年三次议事两次测评的全程跟踪监督。(记者  林洪演 通讯员  任宣 编辑  吴洁芬)